從司考的路上一路走來,曾經見過不少人連續多年參加司考,卻屢試不第。說他們對法律不感興趣不太公平,他們中有的長期從事法律工作,又連年征戰于司考,本身就說明他們對法律這個職業比較眷戀。但為何總屢戰屢敗呢?難度也在每年遞增,2018年又改革為法律職業資格考試,當然是原因之一,但學習方法不當,恐怕還是關鍵。在此結合本人復習備考的體會,和備考2018年法考的朋友們,分享一下學習方法上要注意的幾個問題。
一是學習計劃。參加法律職業資格考試的考生在職的較多,一般不可能有整塊的時間,進行脫產式學習,需要制訂一份適合自己的計劃。我的復習主要分為兩個階段,前期為基礎階段,從考前四個月至一個半月,主要是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系統復習,按照考試大綱要求,把所有內容過一遍,側重點是民法和刑法基礎理論,這些內容是法考的重點,也是出題的難點,靠短期的突擊很難湊效,民法、刑法學好了,備考時間就過了一半;后期為沖刺階段,離考前一個半月,主要是整理知識點,彌補薄弱點,強化憲法、法制史、訴訟法、經濟法中需要記憶性的內容,做全真模擬習題,如果可能的話考前二十天請假集中時間復習。
二是復習資料。當前,各種法律職業資格考試資料充斥書市,良莠不齊,尤其是現今司法部不再指定教材的情況下,更要慎之又慎,最好是選擇權威法學人士編撰的教材,教材的章節與當年考試大綱相同的為佳。
三是學習重點。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復習一定程度上說,就是減負的過程。指導教材洋洋數百萬言,加上法考大綱內的一百多部法律、司法解釋,光把它們讀一遍需要好幾個月時間,更何況要達到理解、記憶和運用。解決的唯一方法就是抓重點。為此我的做法是:教材看基本理論,法律抓重點條文。由于時間所限,法考輔導教材我并沒有全部讀完,除法理學、憲法、法制史、國際法、國際經濟法和法律職業道德等,進行了全文閱讀外,其它法律部門只看總論部分,特別是訴訟法、國際私法、商法、經濟法等,直接看法條的效果遠比看書好,脈絡清晰,法言法語措辭精確。
當然,獨角獸網校的課件還是幫了大忙的,幾位老師對于考試走向和考點的把握很有功力!老師對答題的思路和技巧都有獨到的見解,再配合有同步字幕的視頻課件,真真是極好的~有人對歷年的律考進行過統計,考點集中于2000多條法律條文,把這些重點條文弄懂、吃透,法考過關不成問題。但條文與條文之間、法律與法律之間,往往是交叉聯系的,一定要從整體上理解把握。書店里常有些名為《重點法條解讀》之類的書,對我們的學習會有所幫助,但倘若認為學完這本書,就可以應付考試,則走入了認識的一種誤區,斷章取義的學習方法,會使理解更難,而且現在一個考題,往往涉及數個條文,甚至數部法律,在考難點的同時,也考基礎點,所以一定要在整體上把握一部或數部法律。我的做法是,把所有相關聯的法律條文,用簡要的字母數字打上標記,每次復習時很容易找到相對應內容,尤其對于法律及其司法解釋的聯系理解極為有效。
四是歷年真題。只有大量做題才能提高考試時答題的速度,確保有充分的時間檢查試卷和思考難題。然而我也見過一些學友題是做了不少,速度也很快,但正確率就是不見提高。說白了,不會做題。據統計,每年的法考考點近80%是過去考過的,因此真題是最好的練習對象。難怪獨角獸網校的老師說,做以往的真題就是做以后的真題。我的做法是,選擇一本分類編排的,過去五年的法考真題集(含題解),逐章逐節做過去,做對的直接PASS,做錯的絕不放過,想方設法都要搞懂,并作個標記,留待下次復習時重點把握,如果再錯,再作標記,目標越來越小,正確率必然越來越高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鑒于往年的考試從不公布標準答案(有的題根本找不出正確答案),所以千萬不要盲信輔導資料給的答案,最好的辦法是多看幾本參考答案,或上網查詢,或與他人交流找出正解。當然,每年法考都會增加很多新內容,新的內容考得一般不太難,這方面的模擬題一般很少,特別是新增的司法解釋,一定要掌握。
五是學以致用。法律職業資格考試選拔的是法律職業工作者,因此十分強調法律實務的考察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,可以強化對法律理論的理解和運用。我在某國家機關從事政治工作,雖說不是專職司法人員,但我非常注重把所學知識與工作實踐相結合,經常在基層組織開展普法授課、法律咨詢、法律知識競賽、演講比賽等活動,既促進了基層法制宣傳工作,也加深了自己對法律知識的理解,工作學習相輔相成兩不誤。除了上述幾點外,對相關知識點的歸納總結、注重學習中相互交流、聽專家輔導授課等也會對學習起到積極的幫助作用,篇幅所限,不再贅述。
凡事都講究方式方法,法律職業資格考試備考也不例外。只要有正確的方法,加之不懈的努力,相信成功也就不會遙遠了!